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学术动态/Academic News

文字斋讲座第177讲 | 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看萧”与“颂萧”
日期:2024-07-07 22:28来源: 作者:


文字斋讲座第一百七十七讲

暨美学与文艺批评系列讲座第十三讲

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看萧”与“颂萧”


46C64


讲座时间:2024年7月9日(星期二) 15:00—17:00


讲座地点:重庆大学A区 博雅书院报告厅


主讲人: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


主持人:石磊(重庆大学中文系讲师)


主办: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承办:重庆大学中文系 & 重庆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


讲座简介:

1933年2月,萧伯纳环球旅行途中经过中国,在中外媒体与社会各界激起各种兴趣和议论。鲁迅同萧伯纳的会面并无实质性,但却通过杂文体的“看”与“颂”,向读者指出来访者的“伟大”,又借萧这个“平面镜”揭露本地社会场域里的变态与偏狭。萧伯纳访华恰逢鲁迅上海时期“杂文的回归”开端,它在鲁迅此时写作中的投影,彰显了“伪自由书”写作方法的某些本质性特征,即以精悍的“短制”,切入虚假与不自由的客观性及具体性;同时在词语句法的修辞原点上揭穿种种系统性作伪、指点各色时代性荒诞。在此过程中,创作者鲁迅凭借其独有的语言技巧,在严酷的书报检查制度下,为新文学保留并开辟了的言说与表达的空间。鲁迅同萧伯纳间的文字之交,实质为杂文同世界文学的深层共振与共鸣,也展现出鲁迅文学“上海时期”的基本风格特征,即在伪自由条件下行使杂文的自由,在对非真理的考据辨析中再现真理的事实性和普遍性。


主讲人简介:

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1986),杜克大学文学系博士(1995)。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等。中英文著作包括《幻想的秩序》《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批判的文学史》《社会风景的寓言》《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全球化与文化政治》等,最新著作鲁迅研究三部曲第一卷《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于2023年7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extend1 【文字斋讲座】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看萧”与“颂萧” extend2 主讲人: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
extend3 ​时间:2024年7月9日(星期二) 15:00—17:00 exten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