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动态

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暨《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研讨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3-05-24 11:26来源: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 通讯员 罗元航)429日,由重庆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暨《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研讨会顺利举行。

  会议开幕式由重庆大学哲学系谢利民副教授主持。哲学系主任张文涛教授致开幕辞后,《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一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作题为《GPT的意识水平》的主题报告。谈到GPT的认识问题,赵汀阳认为,一是GPT仍是一个经验主义者;二是GPT是一个维特根斯坦机;三是GPT仍是没有自我意识和主体性。GPT这类人工智能是在给定的游戏场域内形成意义,而意义在于语言的用法,用法在于诸多经验实例。GPT的经验主义学习方式会导致人工智能面临规则难题,即如何在限定的经验范围内超出实例来制定新规则的问题。由此,赵汀阳指出,GPT这类人工智能并未真正懂得语言的意义:语言是一个无穷开放的集合,词汇间的经验连接是无限的,而GPT不会推理只会经验连接,它不懂真值、语义的传递性,好像拿到了密码却没拿到密码本

  在赵汀阳看来,GPT的学习过程遵循贝叶斯概率,也就是后验实例修正先验概率,而哲学总要面对无穷性问题,亦即发明概括性的概念或原理、经验地设想先验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GPT还不懂得哲学。赵汀阳指出,人工智能是否需要先验论?制造具身的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这些问题还需要未来的进一步思考才能回答。


//www.cssn.cn/zx/zx_rdkx/202305/W020230523647703186633.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作题为《GPT的意识水平》的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后,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境况产生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之道,各位专家从自身所学出发,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会议上半场讨论中,由同济大学哲学系余明锋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冯庆副教授以恐怖谷理论作为切入点,认为似人但非人的人工智能塑造了一种神秘感与一个完全他者,逼迫人类进入超出日常的可理解性和熟悉性领域,而超级人工智能或许可视为产生恐惧症的一种客体装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孙飞首先总结了赵汀阳关于GPT的论断:一是,在GPT这类人工智能的运作中,意义问题退居其次,代之以在场景中的应用问题;二是,依赖概率论用相关性代替因果性,依赖或然性在实在领域的应用。然后,孙飞反思了现行的种种智能检测的标准,并展望了一种非功能主义、非物理主义、实用主义的弱知识论智能检测标准。

  中山大学法学院陈颀副教授着眼于科幻思想实验,认为这种实验是一种有效重组已有经验进而尝试建构可能世界的模型,作用在于建构或证伪可能未来。在人工智能的思想实验中,未来的超图灵机应从反思层面突破到自主创造甚或立法,而我们需要对未来可能的人机共处有所准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张立立认为,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基于模仿论和适应性表征理论,并不具有人类的价值观和判断力,无力做事实判断和承担责任。随着当代的社会事实日益转化为可控制的信息事件,人工智能认知的可能性将在于基于社会事实的符号信息运算。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程志敏教授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反思和后思,而非预言未来,哲学不能沉湎于概念的思辨而要打破人类中心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仍是自然的而非纯粹的人类造物。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郭熙明副教授认为,知识论的兴起是后神学的产物,人的神话包括人工智能的神话可能隐藏着人类的悲歌,这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中西之别和古今之别。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李为学副教授认为,现代科学的可能危险早在文艺复兴时代就被人们有所认识,GPT这类人工智能更加深了这种危机——活动于主客二分中的人无法认识到技术统治的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未沫把赵汀阳的思想总结为人和人工智能的存在论差异和伦理学目的两方面,并从作曲和聆听两个角度指出两者可能的不同。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促使我们反思,过于从智能方面来理解人是否忽视了具身性体验的问题。


//www.cssn.cn/zx/zx_rdkx/202305/W020230523647607865702.png

重庆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暨《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研讨会”现场


  在会议下半场讨论由程志敏主持。余明锋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批判发生了应用伦理学转向,日益重提主体性问题。当前的人工智能多采用大语言模型,通用人工智能成为可能,而这意味着人类将自身客体化,有丧失自身唯一主体性的危险。但人之主体性认知的秘密在于统觉,主体性奠基于人性深处的匮乏,而这是当前的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

  扬州大学哲学系刘振副教授认为,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迷恋源于对力量的追求和技术的诱惑,而对人工智能的警惕又源于对人性自身的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加剧文明危机和价值冲突。

  重庆大学中文系李广益教授认为,当地质时代进入人类世纪之后,人类的主宰地位与边界向技术敞开,一方面警惕各种技术;另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也极为突显。他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研究还局限在人与人工智能共存在封闭的地球文明里,忽视了向外开拓的可能性,未来我们与人工智能还可能共同面对太空问题。

  重庆大学哲学系张文涛教授总结了人工智能的三个悖论:一是,智能与智慧、理性与人性的悖论,这涉及机器的还原性问题;二是,工具与主体性、拟人与人本身的悖论,这涉及持续性生存原则的问题;三是,科学与科学家、整体与局部的悖论,这涉及现代人的问题。现代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导致现代知识的狭窄性和局部性,因而归根结底人工智能的悖论乃是现代西方技术文明的悖论。

  谢利民认为,自我意识不等价于反思或语言的映射,而恰恰在于不思,即向可能性的开放。人之创造性的秘密就在于原初的自身觉察,这是前指示性的自身关涉,而非严格的符号指称,唯有凭借这种自身觉察的原初活动,人的意识才能超出单纯的语言符号系统而具备创造性。人工智能的哥德尔机只有反思能力、无建构能力,因此还称不上有自我意识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刘洋从科幻小说的写作经验出发,认为大语言模型不具备创造新语言的能力,其在既定框架下的运作不是添加而是在压缩意义,因此人工智能暂时还无法完成新的世界建构,在科幻小说写作方面还受制于人。

  重庆大学哲学系刘珂舟认为,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界定,而理性区别于行为,不是所有思想体系都能被完备地形式化,自我意识也不只是理性认识。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概念把系统理解为生命,对于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或许有所启发。

  重庆大学哲学系沈秋认为,传统技术批判中,技术给人的精神性存在所带来的威胁始终是缓慢且不致命的,而反思性人工智能导致的存在危机将是突变性的和一去不复返的。倘若超人类的人工智能明天就将成为现实,那今天我们理应已经站在一种新的自我意识和存在论之中了。

  重庆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肖训能认为,古希腊神话已然有超自然的因素或者模拟自然的制成品,也就是工艺生命,比如潘多拉作为工艺生命的典型,在人与非人、制作与自然的边界处揭示了人的在世处境问题,因此现代人与古希腊神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两场主题发言结束后,举行了一场简短的关于ChatGPT的圆桌讨论,赵汀阳首先就主题报告做若干补充,余明锋、陈颀、李广益等学者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进行对话交流。与会者普遍认识到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问题涉及面广、思想挑战大,本次讨论远远只是一个开始。最后,张文涛致闭幕辞,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海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就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同时还有近200名来自全国各高校等的师生线上参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实习记者:许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