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博雅讲座】第三十九讲:寻回诗意,走向文学——“我是这样写诗的”
日期:2024-04-18 21:25来源: 作者:


2024年4月9日,由博雅书院主办、学生文渊阁读书协会承办博雅讲座第39讲“我是这样写诗的”,在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开展。本次讲座邀请到了重庆大学校友、中国当代诗人、作家、生态摄影师、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元胜老师主讲,重庆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金浪教授、刘海军副教授、石磊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2E289

本次讲座李元胜老师从自己在重庆大学的学习生活讲起,将诗歌融入人生故事,详细回顾了走向诗歌的经历及自己的创作经验。

首先,李元胜老师讲述了大学时期走上诗歌创作之路的故事。一个晚上,他在图书馆偶然翻阅到了被错放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被其中由冯至翻译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秋日》一诗深深打动。这一极具现代性的诗歌为他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由此他的人生也迎来了改变。在这首诗带来的久久的震动中,他在重庆大学校园的石桌石椅上,偷偷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

工作后,他又通过赵毅衡教授的著作接触到了新批评的诗歌观念,认识到了自己需要更新写作工具,并从消费者角度转向了生产者角度进行阅读。正是这两年的阅读经历让他学会了从生产者角度对诗歌文本进行拆解,由此大大提升了诗歌写作的技巧,走上了诗歌创作的一个新阶段。

虽然上个世纪90年代,对诗歌创作无法捕捉现实生活的苦恼,使得李元胜老师决定进行去风格化的尝试,但他很快走出了这一困境。《走得太快的人》一诗便是在经历了十年去风格化写作的又一次脱胎换骨的作品,而“配平”的理工科思维则助力于他在诗歌创作上对平衡的追求。

62AA5

后来作为博物旅行家在野外行走的十年,又让李元胜老师的诗歌创作走向了一个新的境界。《青龙湖的黄昏》正是在野外考察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正是这样的野外考察和采风活动,让他偶遇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同的事。不放过任何一个素材的心态,让他常常获得创作的灵感。

李元胜老师的分享不仅回顾了他走上诗歌道路的历程,展现了他与文学相伴的缤纷人生,同时也为同学们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无论是对广泛性阅读的回顾还是对技术性阅读的讲解,都切中了同学们的痛点;而观察采风、积累素材的建议,也帮助同学们开阔了创作思路。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面对在场听众提出如何进行技术性阅读和如何避免创作同质化的问题,李元胜老师进行了一一解答。他认为技术性的阅读很难空泛地讲,需以具体作品为例;为当某一种风格无法继续时,与之较劲或者另辟蹊径都是可行的,宽度和广度都是诗歌写作所需要。

39E99

讲座以金浪教授的点评作为结束。金浪教授指出李元胜老师的讲座不仅对于理解他的诗歌作品有重要意义,其对自己人生经验的分享对于在座同学也极具启发。他希望同学们不要让生命被分数限制,应积极利用大学生活的无限可能性,追求自我的完善。最后,他勉励同学们从这场诗歌讲座开始,寻回诗意,走向文学,将“虚度的时光”转变为走向完善的路径。


撰稿:高陆玥

摄影:石俊豪